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作文大全 > 记叙文

石壕吏记叙文

时间:2024-02-18 13:08:10
石壕吏记叙文

石壕吏记叙文

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,特别是记叙文,记叙文根据写作内容与方式的不同,可分为两类: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。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壕吏记叙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石壕吏记叙文1

安史之乱时期,有一个傍晚,杜甫正准备在石壕村借宿一宿,而这时他正巧碰上官吏黑夜来抓人,(杜甫借宿在一对老夫妇家),老妇人非常聪明,他让老翁先离开,老翁虽然舍不得,但是也迫于无奈,翻墙离开了!

这时官吏敲门敲的更响了,老妇人不得不把门打开了,“怎么这么磨蹭啊!!!”凶神恶煞般的官吏大吼道!“赶快把你家的男人交出来,官府要征兵了!”老妇道苦道:“官大老爷!我家有三个儿子,全去邺城防守了,一个儿子刚捎回书信,说另外两个儿子全部战死沙场了。”官吏又问道:“那你们家还有可以作战的男丁没?快交出来!”老妇人说:“没有了,只有一个在吃奶的小孙子,因为有孙子,他的母亲才没有出来,但她出出进进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哟。”官吏也不管那麽多了,说道:“我不管那些事,反正你家必须有一个人去从军。”老妇人说道:“没办法了,只好请你们把我带去从军吧,赶快去河阳服役,还能给你们预备早饭。”

夜深了说话声音没有了,杜甫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啜泣,大概是老翁和他的儿媳了。到了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,杜甫只能和老翁道别了(老妇人已经被抓去服役了)。杜甫在路上看到官吏们抓人的一幕幕,和战场满地的白骨,不禁心惊胆颤……

石壕吏记叙文2

这一天杜甫不幸被贬职,前往河阳。路途中,天色渐晚,无奈之下,只好投宿在石壕村的一户人家。

这时,月亮已经来到了天空的正上方。杜甫也已经准备入睡了。突然,村内鸡飞狗叫,火光冲天,把沉入梦境中杜甫给惊醒了,隐隐约约,他听到这样一段对话:

“老头子,看这行情一定是又来捉人充兵了,你出去暂且避避风吧!”

“好的,你千万要保护好自己和我可爱的孙子,多保重!”

“没问题,这些都交给我吧,剩下的我处理,你快走!”

随后,那位老翁小心翼翼地翻墙逃走了。忽然,一阵捶门声与唾骂声随之响起,无奈之下,妇人只好开门,“迎接”官爷。只听到那位士兵骂道:“给我听好了,把家里男的给我交出来,违例者斩!”

老妇人哭着说道:“官爷,我家原本有三个儿子,不久前被你们抓去邺城守卫边疆。如今大儿子回信道,其他儿子已战死沙场,只剩他一个人身处异乡,而我们家老头子就是因为看到了回信,气一上来没,有挺住,也走了!”

这时,屋里的小婴儿,听到外面吵闹的声音,哭闹起来。“哎?你个臭老婆子,怎么还有声音?快说,难不成你想做第一个死的?”“哎呀,官爷您是有所不知呀,屋里是儿媳妇在帮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喂奶!”

“如若实在不行,您若不嫌弃我,虽然老了,可以跟你走,好歹还可以给你们做饭。”

月亮渐渐下沉,村子也静下来了。杜甫再次上路时只剩老翁与他告别了。

石壕吏记叙文3

傍晚,我到了一家小屋中,我进了五指间房屋,虽然有些破旧,但除了墙壁和天花板里面还是十分干净的。

老妇人拿出了一些东西,放在了桌子上说道:“年轻人呀,你这是要去哪呀?来给你一点东西吃,千万别嫌弃,这是我们家最好的东西了。”我一看最好的东西竟然是一个红薯,我一会儿抬头看看老妇人,一会儿看看红薯,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心酸。

我望着老妇人,说:“我要去一个县中做一个很小的官。哦,对了,我很感谢您给我吃的。”“不谢不谢!我没能招待好你,我才不对呢。”老妇人强挤出一点儿笑容说。我端详着老妇人,她脸上有一些皱纹,眼中有一丝些红血丝,还噙着一些泪水。嘴唇干裂了,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。

夜深人静了,我在隔壁躺下了,突然听到了一声犬吠声,霎时间,全村的狗都叫了起来,我抬头向天空望去,不知何时来了一些愁云,让天空更加灰暗了。这时外面传来了各种各样的声音:哀求声,咆哮声,犬吠声……宁静的村子瞬间喧闹起来了。

隔壁老妇人着急的对老翁说:“老头子!官吏们又来捉人了!你赶快躲躲吧!”老翁急忙说道:“不行呀,我走了你怎么办呀?”老妇人急切的说道:“我没事,他们只抓男的,你还是赶快走。”“好吧,你自己保重。”说着,老翁翻过墙逃走了。

老翁刚走,就听见“哐,哐,哐”几声。老夫要忙喊道:“来喽!来喽!”老妇人还没到,门就被“咣当”一声踹开了。

官吏喊道:“征人,每家出一个。”老妇人战战兢兢的走了过来,对官吏说:“我家没有人了,我有三个孩子都已经被抓走了……”“你们家就没有人了吗?”官吏叫道:“我那三个孩子呀,一个写了书信回来,另外两个呀。呜呜呜……都……战死在了沙场上了……”

只见官吏愣了一下,又看见老妇人哭哭啼啼,欲言又止的样子,说:“还有什么话要说?”“我呀,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,我能活一天是一天呀!可怜我死去的孩子,我再也见不到他们了!”

突然,一声婴儿的啼叫声响遍了整个屋子,官吏们警觉的说:“还有其他人吗?”“你也听到了,他只是一个婴儿啊!”“没人喂养他吗?把他的母亲交给我!”“我那儿媳妇非常可怜了,他的儿子刚生下来就没了父亲,这倒好,现在也没了妈,这娃儿该怎么活儿?媳妇已经完好的衣服都没有,怎么能够敢见你呢?”老妇人伤心的说。

“君命不可违抗!”官兵咬着牙说,“好吧,那我就随你们去吧,我呀,虽然老了,但还可以为你们做做饭!”老妇人叹息道。

凌晨了,官吏们走了,村子里安静了下来,可我还是睡不着,我好像还能听见夜里的哭泣声。

天亮了,我早早醒来准备赶路,可是我只能与那泣不成声的老翁告别了。

石壕吏记叙文4

时间:公元759年春,一天傍晚

地点:石壕村的一户农家

人物:吏甲、吏乙、老妇人、老头子、小孩、杜甫

(安史之乱爆发后,官府四处征兵。杜甫从洛阳回华州,途经石壕村,天色已晚,一位老人家热情地接待了他……整个村庄静悄悄的,隐隐地传来几声犬吠。萧瑟的秋风呼呼地吹着这些弱不禁风的茅屋,似乎要吞没整个房子……

吏甲、吏乙提着长剑和军棍,向茅屋奔来。)吏甲(举起右拳头用力地敲门)开门,快开门!人都死哪儿去了?

老妇人(脸色突变,惊慌起身)老头子!快,快从后院逃出去!

老头子(惊慌失措,拔腿向后院跑了两步又停下)那,那我走了啊!老婆子,你可要多加小心啊!

杜甫(平静地起身)老人家莫慌,我来应付。

老妇人(无奈地抬起头)不,还是我去吧!无论发生什么事,你都不要出来。

吏甲、吏乙(粗暴地用剑鞘和军棍敲打着门)快开门!快开门!再不开就踹门了!

老妇人(望着老头儿远去的背影,颤巍巍地打开了门)请问二位官爷,这么晚了有 ……此处隐藏8425个字……但她出入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。我尽管年老力衰,但是请求你们让我跟你们去,赶快到河阳去服役,还能够准备早饭。

到了深夜,说话的声音没有了,似乎听到有人在低声哭泣。我天亮赶路的时候,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。那老妇人已经被那差役抓去服役。

石壕吏记叙文13

“哎,‘安史之乱’怎么还没到头呀?”我不禁自言自语道。今天刚好从洛阳回来到了石壕镇这么个地方。天已经暗下来了,只有几束稀稀疏疏的橘黄色的光线射出来。我准备找一户人家借宿一晚。便进了这个镇。这里的居民都非常热情,我马上就找到了一户人家。

这是一个普通的人家:一位快到七十岁得 老奶奶和她的丈夫,另外还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儿媳。

吃过晚饭,那位婆婆已给我收拾好了床铺,谢过了她。我便进入了梦乡,今天实在是太累了,一躺下就睡着了。大约过了半个时辰。我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了。敲的不是我屋里的门,而是大门!我一想,明白了:一定是官府又来找壮丁了,哎!这时,我听见一阵飞快地脚步声,并且穿过了我的门前,几乎没有任何声音。我想,一定是这家的那位爷爷去不远处藏了起来。接着,我听见了开门的声音。是那位老奶奶……

“你这个老婆子,怎么这么慢才把门打开?啊?”官吏们个个凶得像老虎。“家里人都在啊……睡觉。”老奶奶被吓得哭哭啼啼地说。“行了!你这房子里又没有男人啊?”老奶奶说:“有啊,我有三个儿子,这不都和你们去邺城服役了吗。昨天,一个儿子捎信告诉我说,那两个儿子刚刚战死。我伤心得要命啊!哎!活着的人就姑且地活着,死了的人可就永远完喽!”(老奶奶哭了起来)。“家里真就没有男人了?”官吏冷冰冰地问。“家里真就没有男人了。”

这时,一阵婴儿的哭声划破了天际。“咦?这是谁在哭啊?”老婆婆顿了一会儿说:“这是我们家刚出生不久的小宝,你们想干什么?”“再小他也是个人呀,他的妈妈呢?”官吏冷笑着问了一句。“正在给孩子喂奶呢。”“那让她跟我们走!”官吏用坚决的口气说。“哎呀,我的官吏大人,我求求你们了,别把她带走,她走了孩子可怎么办呀,再说她出门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啊!要不这样吧,我老婆子力气虽然小,但我会做饭啊!要不今晚我和你们一起去河阳服役,明早我还能给你们做早饭呢!”老婆婆毅然做出了决定。我在心里恨死这帮官吏了,竟然连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太太都不放过。真是太可恶了!老奶奶收拾好了东西就痛官吏们走了。

夜已经很深了,院中的说话声没有了,但隐隐约约能听见有人哭泣的声音,这可能是那位老爷爷,也可能是那位母亲。

天亮了,公鸡依然打起了鸣。但当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时,却只能与那位老爷爷道别了……

石壕吏记叙文14

傍晚,我孤身一人来到石壕村,为躲避官兵的追捕,一路风尘为伴,四处逃窜,心中甚是担忧妻儿过得如何。

我十分的饥饿,走路跌跌绊绊。看到一户人家夜已经深了,便想寻处住所。我轻轻敲了敲门,一位老夫人指拿着一只蜡烛前来开门。

他见我已疲惫不堪,便立即把我请进屋里,端来一个红薯说:“请您不要嫌弃,这已经是我们最好的粮食了!”我十分感激的说道:“当然不嫌弃,很感谢你的红薯。”

我立即吃了起来,看见她和她的老伴生活十分艰苦。老妇人脸色蜡黄满脸的皱纹,头发已经白了,衣服上都是补丁,眼角还清晰可见的泪痕,眼中布满了红血丝,行动都很困难,他的老伴脸色苍白,说话都没了力气。屋中更是破烂不堪,墙上都是裂缝,屋内空间十分狭小,窗户也是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。夫妻二人睡在薄薄的布单上,盖的被子也是很薄,两人冻的瑟瑟发抖。

远处闪烁着火光,军队浩浩荡荡的向这边走来。门外都是犬吠,他们又来抓壮丁了!外面吵闹不断,才叫声哭啼声,他们打破了之前的宁静。夫妻两人立刻立刻起身,紧张地把我藏在了草堆里。

只听老妇人对老伴说:“老头子,你快跑呀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,你的身子这么弱,到战场上能熬多久?”老伴担心地说:“不行,要走咱们一起走,我这么能丢下你一个人?”“没事的,他们只抓男的,不抓女的你就放心吧”老妇人说道。老伴只好费力的爬出窗外。

“咣!”只听门一下子就被一脚踹开,老妇人一脸惊恐的回过头来。他们大声喊着:“赶紧把所有的男丁给我交出来!”老夫人听到脸上又多了几分忧愁。

她含泪说:“我家的三个儿子都被抓到了前线去打仗,大儿子还捎信回来了,二儿子和三儿子战死沙场,现在家中只剩下我刚出生的孙子还有我那可怜的儿媳妇。如果你连他们都要带走,我就真的无依无靠了。”说说老夫人的眼泪,一个接一个的落下,官兵们似乎被感动了,但仍然铁着心说:“我们自身难保,这是我们的任务,我饶了你,那谁来找我们,我不管,你们必须要出一个人!”老妇人说:“如果你们不嫌弃我跟你们走吧,还能给前线的战士们做做早餐。”官兵们同意了。军吏们抓走了老妇人了。

官兵们走后,我与老妇人的老伴告了别。他一脸的悲伤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

石壕吏记叙文15

天灰蒙蒙的,又阴又冷。寒冷的北风似乎要把整个人吞没掉。

这是战乱的岁月。暮色笼罩着一个边远僻静的村落——石壕村。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。这一天,天色已经昏暗,诗人错过了旅店,只好投宿在石壕村。

房东是一对年迈的老人,还有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。他们衣着破旧,面黄肌瘦。

一天的劳累奔波,诗人和衣而卧,很快就进入了梦乡。约莫二更时分,一阵犬吠,村中突然纷乱起来,粗暴的叫喊声、急促的打门声……越来越近了。诗人被惊醒了,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,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。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。老翁慌忙披上一件破褂,匆匆爬过屋后的一堵断墙,向村外逃去。老妇人战战兢兢,颤抖着去开门。

“砰——”的一声,门还没有开,就被差吏一脚踹开,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:“你家男人呢?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。把人交出来!”老妇人苦苦哀求道:“长官,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。最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,两个兄弟都战死了。哎,我担心他的幸免也难保全啊!官爷,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婆子吧……屋里实在没有人了!”

“哇——”孩子的啼哭声突然响起来了。

“你还说没人!这孩子哪儿来的!他的父母呢?你敢欺骗官府!”差吏吆喝着,挥动皮鞭往里闯。

老妇人眼看哀求无用,哽咽着说:“我的媳妇失去了丈夫,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艰难度日,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。孤儿寡母,可怎么过啊?你们实在要人,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,我随你们去,也许还来得及赶到军队烧早饭。”

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。在惨淡的月光下,老妇人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,掩面而去。孩子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,令人肝肠寸断。

夜深了,窗外万籁俱寂,说话的声音没有了,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,这哭声在旷野上飘荡……

诗人一夜无眠,他的耳边仿佛仍然回响着老妇人凄惨的哭诉声。天蒙蒙亮,诗人收拾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告别。面对这令人心碎的现实,诗人还能用什么样的话语安慰这痛苦万分的老人,只能长叹一声,放了几两碎银在老人的身边,然后离开。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萧索的村路上。

《石壕吏记叙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